《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》
80年代,众多汽车企业开始可变气门正时的研究,1989年本田首次发布了“可变气门配气相位和气门升程电子控制系统”,英文全称“Variable Valve Timing and Valve Life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,也就是我们常见的VTEC。
各家企业不断发展该技术,到今天已经非常成熟,丰田也开发了VVT-i,保时捷开发了Variocam,现代开发了DVVT……几乎每家企业都有了自己的可变气门正时技术。而这个技术,究竟对汽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?
Author / 蟹爪朝天
可变气门技术的优点是可以增加马力和扭矩。
控制引擎换气的关键是控制进气和排气的时间段。高转和低转时,引擎对于进气、排气的时间需求是不同的。
随着转速的上升,进气、排气的时间段越来越短,换气效率也就越来越差(旧气排出的不充分,新气吸进的不足)。
为了提高换气效率,这时就需要调整进气、排气的时间段。也就是:进气门早些打开,排气门晚些关闭。
没有可变气门的话,设计师需要寻找一个适合车型的标定。比如说普通车标定的更适合低转速,性能车标定的更适合高转速。
有了可变气门后,引擎可以在更宽泛的转速区间中都有较好的动力。也就是说可以兼顾到高、低转速。
尼桑2.0引擎的Neo VVL相比一般的可变气门来说,可变气门使得红线转速更高、峰值马力提高了25%。
菲亚特1.8可变气门引擎在2000-6000转之间都可以提供90%的峰值扭矩。
可变升程
“可变升程”只表明了升程是可变的,并没有表明极限动力性能就一定比不可变的更好。
升程可能是两段可变,可能是三段可变,也可能是连续可变,由凸轮轴的形状决定,后期不可调。每一段的具体升程是多少至关重要。某一固定的升程值和正时值,只能在一个小范围内达到较好的容积效率(VE)、新气消耗率和比油耗。
通常来说,可变升程的设计初衷多是为了兼顾高、低转速,让扭矩平台更宽泛一些,让综合油耗和排放更低一些。
比如:老款不可变升程引擎的扭矩平台(假设取最大扭矩的90%)在3500-4300转。在新款可变升程的引擎上,低段的升程小于老款升程,高段的升程大于老款升程。
这样可以让扭矩平台两段都延伸一些,比如2500-4800转。
在中低转速范围内,较小的进气门升程(气门开口)可以让进气流速稍微高一些,利于歧管喷射引擎油气的混合。
在中高转速范围内,较大的气门升程可以减小泵气损失,并在高转速较短的进气时段内,让进气量尽量大一些。
可变凸轮
VTEC
VTEC系统可以看作是有时刻和升程都有区别的两套凸轮。非连续的两种凸轮状态之间的转换转速是4500。在接近8000的红线转速时,类似赛用凸轮的设计可以给1.6引擎增加30匹马力。然而,为了保持这么大的马力,需要通过频繁的换挡将转速保持住。虽然低转速凸轮只需要适应到4500的转速(其它引擎可能需要适应到6000),但扭矩却没有太大优势。
优势:更高的红线转速及高转时的马力
劣势:气门非线性变化、扭矩提升不大、结构复杂
适配引擎:本田VTEC、三菱MIVEC、尼桑Neo VVL
本田3段VTEC
低转速时,3个摇臂是独立的。中转速及高转速时,通过液压锁止摇臂,让不同的凸轮发挥作用,进而转换出不同的时段和升程。
尼桑Neo VVL
低转速时,进、排气门都是低转速状态
中转速时,进气门是高转速状态、排气门是低转速状态
高转速时,进、排气门都是高转速状态
可变正时
“可变正时”相比于“可变升程”来说,更灵活一些,其作用也更重要一些。
和升程一样,正时也影响着进气管路内压力波的频率和振幅。而且还起着匹配气门升程和控制缸内残余温度等任务。一根凸轮轴的正时,是由其皮带(或链条)端的正时轮控制的,多为可在一定范围内随时连续调整。
仅以双凸轮轴引擎来说,对于同一根凸轮轴上的进(或排)气门来说,开始打开和开始关闭之间的曲轴角度差是固定的,不可改变,除非换凸轮轴。
上一篇:合资车质量最新排名出炉,丰田下滑,现代超日
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