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

走教育改革之路建品牌特色五中 

来源: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7-07

背靠状元山,俯瞰清江滨的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(以下简称利川五中),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,犹如一条巨龙,腾起于八百里清江源头。从籍籍无名的小型高中成长为今天声名远播的示范学校,几十年来的沉淀与酝酿使得利川五中取得了辉煌成就。学校现已发展成占地面积100多亩、学生3000多名的规模。校内树木葱茏,环境幽雅,景色怡人,居闹市而无喧嚣之虞,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。

喜传捷报——岁月的赞歌

利川五中多次获得市委、市政府、教育局等上级领导部门授予的“教育质量奖”“考核优秀奖”“勤政廉政建设先进单位”“文明单位”等荣誉称号。2007年,被恩施州人民政府评为“州级示范学校”,这更是利川五中教育教学工作达到新高度的标志。2015年,高考落下帷幕之际,学校再创佳绩,一本上线人数60人(含民族分98人),二本上线人数249人(含民族分262人)。这是从1989年第一次领跑全州一般高中高考开始,已成功实现恩施州一般高中高考本科上线总数27连冠。

傲人的成绩离不开学校优质的办校资源支撑。学校注重硬件建设,升格教育手段,优化育人环境。现有多媒体教室50间,一流的学生宿舍3栋,可同时容纳4000人就餐的学生食堂1幢,规范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5个,多功能报告厅1个,新建标准化微机室1个,数码校园广播系统1套。全方位、多层面地为学生学习、生活、实践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。全州最靓丽的校门巍然矗立,全州独有的校园樱花林、樱花道自成景观。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,学校建立了音乐室、美术室、体育训练房,为特长生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。

如果说硬件设施是学校的一张名片,那么文化软实力就是校园的精神内涵。除了硬件设施,利川五中更加注重软实力建设。创办校园刊物,加强政治学习,宣扬德育教育,践行学风校风、“和谐、合作、尚善”的五中主流价值观和文化精神正酝酿壮大,“树品牌、创特色、建名校”正成为学校建设主旋律,大力弘扬“勤勉务实、爱岗敬业、爱生如子、爱校如家”的精神,坚持“民主理校,质量强校,为学生一生奠基,为民族未来负责”的办校理念,着力打造“省级样板学校品牌、高考质量过硬品牌、深化课堂改革品牌、校园文化建设品牌”等四大品牌,努力建构“生生习惯好、师师课堂好、全校和谐好、人人合作好、全体尚善好”的五好学校。

教育改革——生动的实践

教育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,是社会事业改革创新的重要环节,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由之路。为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时代、新形势,构建特色的现代化品牌学校,利川五中继承、借鉴传统和外校经验,围绕三维目标和自主、合作、探究的理念构建符合五中实际情况的高效课堂,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既接地气又上档次的课堂改革和教研改革。

学校按照“走特色教育之路,建品牌特别之校”的发展思路,依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,推出了课堂生态“212”模式,即低层次知识学生自己解决,学生能完成的大胆放手,切实做到学生不学不讲、学生不议不讲、学生不做不讲,充分实现自主学习;高层次的问题由老师讲析,对于重难点、知识的拓展、讲解要深入浅出,讲透讲懂。第一个“2”指一节课学生自主学习、合作探究时间占20分钟,达成两个目标——完成每一节课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和形成,培养学生两种能力,即表达能力和分析、概括、比较、归纳等学科能力,要与高考结合。“1”指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或价值观,实现与德育结合,将德育教育深入到每个学科的课堂。第二个“2”指一节课老师重、难点突破占20分钟。老师在学生自主学习、合作探究的基础上,在不学不讲、不议不讲、不练不讲的前提下实现重点、难点两大关键知识的突破,要与高考结合。同时实行“一课二轮三反思”,学科组同一个内容由组内教师先讲,其他老师听,听后进行反思与总结,结合反思情况再由备课组老师对同一内容进行讲授。其中,关键是反思课堂三个指标:(1)课堂有没有拆分;(2)课堂有没有容量;(3)是否引起学生思考。

教导处应对教育改革,要抓常规,加强基础环节管理,优化、完善各项学习管理制度,严格落实,认真检查。在学校领导指导下,传承创新,借鉴融合,修订完善《利川五中管理制度》,增加总则,体现了学校办学理念、校风、学风,挖掘了“五中人”的精神、传统,明确了学校工作中心、班子作风。

上一篇:
下一篇:没有了